散熱器的散熱量計算
1,、主題內(nèi)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在閉式小室內(nèi)測試采暖散熱器簡稱散熱器,暖氣片單位時間散熱量簡稱散熱量的原理,、裝置,、方法、要求和數(shù)據(jù)的整理,。本標準適用于以熱水或蒸汽為熱媒的采暖散熱器,。
2、術語
2.1輻射散熱器在采暖散熱器中,,部分靠輻射放熱的稱輻射散熱器,。
2.2對流散熱器在采暖散熱器中,幾乎完全靠自然對流放熱的稱對流散熱器,。
3,、測試原理
3.1散熱器的散熱量散熱器的散熱量應由下式求得: q=gp(h1—h2) 式中:q——散熱器的散熱量,,w,; gp——熱媒的平均流量,kg/s,; h1——散熱器進口處熱媒的焓,j/kg,; h2——散熱器出口處熱媒的焓,,j/kg。注:h1,、h2的數(shù)值系根據(jù)被測散熱器進出口熱媒的溫度和壓力,,由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1987年版《供暖通風設計手冊》中查得。
3.2熱媒參數(shù)的測量 3.2.1熱媒為熱水時,,當熱水溫度低于-壓力下水的沸點溫度時,,應測量散熱器進口和出口處的水溫,或測量其中一處水溫及散熱器進出口的熱水溫差,;當熱水溫度高于-壓力下水的沸點溫度時,,則應測量散熱器進口和出口處的水溫和壓力,或測量其中一處水溫及散熱器進出口的熱水溫差和壓力差,。 3.2.2熱媒為蒸汽時,,鋁箔蒸汽盤管制作,,應測量散熱器進出口處蒸汽的壓力和溫度,散熱器進口處的蒸汽應有2~5℃的過-,,測試時被測散熱器流出的應僅為凝結(jié)水,,凝結(jié)水溫度與散熱器進口處蒸汽壓力下飽和溫度之差不得超過1℃。 3.2.3熱媒溫度系指散熱器進出口處的溫度,。如不可能在該處測量時,,則測溫點與散熱器進出口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0.3m。應對這段管道嚴格保溫,,并在計算散熱量時減去這部分散熱量,。保溫層應延伸到測溫點之外0.3m以上。 3.2.4熱媒參數(shù)測量的準確度應符合以下要求:流量:±0.5% 溫度:±0.1℃ 壓力:±1%壓差:當壓差大于1kpa時±5% 當壓差小于1kpa時±0.05%kpa
高頻焊翅片管
工作溫度:600℃ ;
特性:管片焊接率高,,鋁箔蒸汽盤管定制,接觸熱阻小,,褶皺小,不易積灰,,可對碳鋼及不銹鋼等金屬進行焊接,。
應用:主要應用于石化,,天津鋁箔蒸汽盤管,,電力行業(yè)的熱交換器及電站鍋爐中的省煤器,熱管換熱器等,。
鎳基滲層釬焊翅片管
工作溫度:600℃;
特性:焊著率100%,傳熱性能好,,不存在接觸熱阻,,管片接合力強,耐振動和沖擊,,鎳基釬焊可焊接不同的材料,,滲層致密,不起皮,,表面硬度高,,能在高溫,高流速腐蝕性介質(zhì)沖刷下長期使用,。
應用:主要應用于熱管換熱器,,工業(yè)鍋爐中的省煤器,再熱器,。
磷銅釬焊翅片管
工作溫度:550℃
特性:采用磷銅釬焊工藝,,銅管-銅片焊接牢固,焊接率100%,,無接觸熱阻,,傳熱量大,可在高溫工況下長期使用,。
應用:主要用于真空高壓氣淬爐,燒結(jié)爐熱交換器,。
提高翅片管式換熱器熱力性能的方法
提高翅片管式換熱器熱力性能的方法
對翅片管式換熱器結(jié)構(gòu)進行了優(yōu)化設計和改進,,并采用tescor平臺—換熱器性能實驗臺對改進前后的換熱器的熱力性能進行了測試。 提出了強化翅片管式換熱器換熱性能的兩種方法:一種是將低溫工況下易結(jié)霜的換熱器(蒸發(fā)器)翅片管設計成變間距翅片結(jié)構(gòu),,使其既增加了管內(nèi)翅片的傳熱面積,,又提高了管內(nèi)氣流的流速;另一種是將空調(diào)工況下的換熱器的等螺距內(nèi)螺紋管設計成變螺距內(nèi)螺紋管,以增加管內(nèi)氣流的擾動,,提高傳熱系數(shù),。并對用這兩種方法改進后的換熱器的熱力性能進行了計算,結(jié)果表明,,其傳熱系數(shù)分別提高了9 8%和3 82%。
目前,,-普通且應用的是間壁式,,鋁箔蒸汽盤管供應商,其它類型換熱器的設計和計算常借鑒于間壁式換熱器,。對換熱器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換熱性能,。文中作者提出了強化翅片管式換熱器換熱性能的方法,對翅片管式換熱器結(jié)構(gòu)進行了優(yōu)化設計和改進,。采用tescor平臺—換熱器性能實驗臺,,對改進前后的換熱器的熱力性能進行了測試,并運用試驗數(shù)據(jù)對其進行了熱力對比計算,。
|